课题发布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研究报告

作者: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研究课题组

引言和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以及降低农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WTO“绿箱”政策部分允许的农业政策支持和保护工具。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曲折探索,从2007年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开始,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一是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承保作物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承保品种基本覆盖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二是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2007年的112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1万亿元,十年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万亿元,向1.68亿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306.62亿元;三是经营体系日臻完善,农险经营机构由最初的“2+4”格局增加到2016年的30余家,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大省都有2家以上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形成了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多元化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可以说,农业保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防火墙”和“安全网”作用。

尽管过去十年中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我国农业保险在制度机制、监管服务、经营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较低的保障水平还难以适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足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风险保障水平是衡量农业保险功效的主要标准,是农业保险政策效果的集中体现,是反映农业保险“三农”服务能力、现代农业发展护航能力和参与国家农业农村治理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2017年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可以说,如何正确评价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农民收入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提高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已成为党和政府强调的农业保险工作要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保险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探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可行路径和有效方式,我们组织开展了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理清有关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什么是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衡量和评价;二是准确客观地衡量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现状,回答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如何,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等基本问题;三是提出提高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思路和建议。围绕该目标,本研究主要设置了五项研究内容:一是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理论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概念、内涵外延、计量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剖析,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二是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实证分析,主要是综合利用农业保险业务数据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对2008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旨在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农业保险现阶段保障水平进行全面剖析和刻画,为社会各界从风险保障的角度认知我国农业保险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主要是计量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俄罗斯和菲律宾6个典型国家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将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之进行比较,并对标美国开展深入分析,旨在通过国际比较回答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和水平,在全球视野下加深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认识;四是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和展望,主要是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国际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演变的规律,从国内特征和国际规律两方面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五是提升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思路和建议,主要是在前述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差异”的根源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提升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宏观思路和具体建议。

微信截图_20180727100354.png

我们认为,本研究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技术性特点。

一是研究视角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没有遵循传统的“就保险论保险”的分析思路,而是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从风险保障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就。(2)从国际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农业保险保障问题,本书采用统一的计量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中外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计算,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位置和存在的差距。

二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有三个方面:(1)理论演绎和实证归纳结合。如,对国际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变动规律研究,既运用经济学原理推演出保障水平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又通过国际业保险发展实际数据建立模型开展实证回归检验。(2)多维度系统透视和典型剖析结合。如,对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实证分析,既对农业行业保障水平开展时空多维度全面分析,又选择主要农产品开展更深入典型性剖析。(3)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如,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既开展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含义、指标设计和评价方法的定性理论研究,又依据这些指标和评价方法,运用大量数据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

三是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本书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基本来自官方机构,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国内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发布的官方数据,国外数据主要来自于世界银行、联合国联农组织、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加拿大联邦统计局、日本农林水产省以及印度、菲律宾具体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年度报表。

同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意义体现在:第一,廓清了有关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提出了度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指标和方法,有助于丰富各界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评价。目前,国内虽然大都认为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高,但对什么是保障水平?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应该如何度量和评价?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从保险业自身发展角度聚焦开展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和财政补贴效果评估等,并没有从国民经济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视角研究评价保险业对农业的功效和贡献,对农业保险保障能力和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是关注和沿用了诸如保费规模、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以保费收入为核心的保险业常用指标,农业保险政策效果体现不充分,局限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是一类较为特殊的风险,由于其风险特征在区域间、产业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很难简单以绝对性指标对风险保障能力进行刻画;另一方面,农业保险是比较特殊的财产保险,其主要保险标的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对其保障水平的评价不宜简单仿照对一般性财产保险的评价。本项研究在借鉴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其他保险行业保障水平概念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概念和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从风险保障的角度提出了科学计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三个有机关联的指标,为全面认知和衡量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准确评估农业保险政策效果和保障水平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综合性量化评价工具。

第二,多维度分析和揭示了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有助于加深各界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全面认识。保障水平是农业保险政策效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农业保险功效的重要指标。尽管从保费收入、承保规模等指标来看,我国已成为在全球农业保险市场举足轻重的大国,但现有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农业、农民的风险保障需求,目前各界看法并不一致,也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从风险保障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利用“保障水平”“保障广度”和“保障深度”三个相互关联的指标为量化工具,从总体水平、阶段变化、区域特征、驱动要素、需求满足程度和2015年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重点农产品保障水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纵横多维度透彻比较提供了客观参照标准。

第三,明确回答了风险保障视角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首次从风险保障的角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开拓了农业保险国际比较的新视角。本研究首次从风险保障的视角对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菲律宾、俄罗斯等典型国家农业保险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遵循相同标准和计量方法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所处的地位和存在的差距。另外,目前国内对我国和国际农业保险的比较,基本都是从保费的角度进行的,并得出了我研究报告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世界第二的结论。本研究从风险保障的视角出发进行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得出了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总体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为美国的1/8,加拿大的1/6,不足日本的1/2),保障广度处于美国和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保障深度还不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等结论。这些有价值的发现,不仅有助于在全球视野下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开拓和扩展了农业保险国际比较的视角和思路。

第四,揭示了国际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演变的规律,在国际视野下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及提升保障水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尝试探究并发现了国际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共通之处和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和财政补贴交叉项以及国情、农业保险供给特征等因素是影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关键因素,不仅为衡量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高低程度,从“水平适宜性”和“结构合理性”方面客观评价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下一步如何提升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农业保险政策优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目录

1章 引言和背景
2章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理论研究
    2.1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内涵与外延
    2.2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度量
    2.3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
    2.4 小结
3章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实证分析
    3.1 分析框架和数据来源
    3.2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3.3 种植业保险保障水平
    3.4 养殖业保险保障水平
    3.5 重点农产品保险保障水平
    3.6 小结
4章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国际比较
    4.1 典型国家(地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4.2 中国和国外典型国家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比较
    4.3 对标美国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深入分析
    4.4 小结
5章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和展望
    5.1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演变一般规律
    5.2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
    5.3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展望
6章 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思路和建议
    6.1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差异”的根源
    6.2 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总体思路
    6.3 提高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具体建议
主要参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