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课题-9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及运行机制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ISCKT2018-N-1-09 课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课题成员:周延 仇春涓 沈飞 顾鑫

资源价格:0积分

  • 内容介绍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健康老龄化道路上刻不容缓的问题。然而,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大多从职工或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或个人账户结余中划转或者来源于财政补助,不仅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方式和筹资标准各地亦因实际情况不同而迥异。这种主要源于医保基金调剂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否满足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拓宽基金来源渠道?可否由单位和个人分担?分担比例如何测算?另外,由于长期护理保险涉及的主体众多,如何厘清经办、承办及护理三大相关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三者的功能定位,优化运行机制,强化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保证政策的统筹衔接?

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在全面分析、跟踪评估并比较各地试点方案的基础上,以上海、宁波、苏州、南通长三角试点的四地为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需求及筹资水平进行测算,并设计了经办、承办及护理三位一体的高效运行机制。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测算具体筹资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长期护理保险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供可鉴思路,对政府决策层制定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课题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期护理保险开展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考察。第二部分是试点地区筹资水平的比较分析,主要从国内试点现状和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三部分是不同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测算,这是本课题的核心和重点内容,不仅包括四个试点城市筹资水平的测算,还包括与其他试点城市的比较。第四部分主要讨论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的设计与优化,本课题根据上海、宁波、苏州、南通四地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从微观角度设计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机制及优化。第五部分是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各地筹资机制差异明显。上海、宁波、苏州、南通四个试点城市不仅在筹资方式、筹资的覆盖群体、筹资渠道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而且在筹资水平上更是差异巨大。

其次,各试点城市的筹资水平大都处于1%~2%之间。通过ILO筹资模型测算各试点城市的筹资水平,除了宁波以外,其他城市的筹资水平都在1%~2%之间,宁波最高,其筹资水平为1.78%,上海的筹资比例最低,仅为1.27%

再次,试点方案与理论上的筹资水平存在一定缺口,波动幅度较大。除宁波外,各地区方案中的筹资水平都低于理论上的筹资水平,这说明我国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较低。

最后,关于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上海、宁波、苏州、南通四市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都存在一定缺陷。长期护理保险顶层设计不完善;各试点地区的失能评定标准不统一;保障的水平和范围都较低;服务项目与护理需求脱节,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筹资政策,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二是,建立动态筹资评估机制,防范重大的筹资风险;三是,坚持多渠道筹资机制,明确各筹资主体的筹资义务;四是,逐步扩大参保范围,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五是,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建设目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ILO筹资模型;运行机制